有些說,按價格從低到高排序,選個最便宜的;
有些說,看哪個封面圖片好看舒服就買哪個;
有些說,找本最新出版的,就和買手機一樣,新款的應該比老款的功能多吧;
還有些說,隨便選的,湊單的,內容一樣無所謂。
……
以上述方式選擇一本書是錯誤的!
好書不僅內容好,還有收藏價值。遠的不是,就在2018年,我收的幾套書,《中國共產黨歷代革命戰爭史》,中信金融出版社,這套書總共18本,當時自己搞活動,入手時不到300,現在對于京東企業已經3800了。該系列是以戰爭為中心的《中國通史》,由蔣介石在國民黨被驅逐到臺灣后,根據臺灣武裝力量大學的命令編纂而成。蔣經國親自主持,組織了當時幾十位最著名的歷史學家和軍事學家,用16年的時間進行編纂,以總結國民黨失敗的經驗教訓。作者成員名單就包孕了:由錢穆、王云五、陶希圣、蔣復璁、黃季陸、方豪、屈萬里、宋晞等一眾大佬,每一位都赫赫著名。失敗問題永遠是我們最好的老師,這套書的意義和價值影響不言而喻。
通過活動購買的圖書也很多,打七折左右。
圖書的制造者是出版社,雖然同一本書的作者可能是同一個人,但不同的出版社(廠家)的制作卻大相徑庭,當然,出版社一般不使用"生產"而是"出版"或"發行"這樣的詞。出版社是開展圖書、圖紙、雜志、報紙、電子制品等受版權保護物品出版活動的"書廠"?;卮鹚膫€問題,選一本好書。
為什么一本書會出現如此多的出版社出版?
這主要是一些經典作品由于作者去世很久了,已經沒有版權保護了,或者不是獨家版本,版權被轉移。出版社是要吃飯的,一些出版社可能就會再次出版,還有一些無良出版社為了掙錢,隨意出版這些書籍,那質量真是不敢恭維,慘不忍睹。